笔法歌

笔法原来无奥秘,得心应手自然宜。前修喜作玄妙论,后世纷纷失津蹊。

蔡邕神授固虚设,钟繇发墓诚可疑。大约初学事绳墨,追随欲与古人齐。

学成之后求通会,得鱼忘筌何能嗤。书法通难贵在变,厚古薄今非识时。

欲我师古已妄极,不知古人师何师。子敬垩帚长飞白,羲之涉北轻茂漪。

更从唐宋窥魏晋,钟王何得独珍稀。长史观罢剑器舞,变化笔法出神奇。

颜公祭侄传文稿,慷慨忿激见哀思。景度题壁妙迹绝,四幅遗帖各有姿。

苏黄米蔡肯相类,雄伟峻拔各参差。元后书家多泥古,剥珉出璞非可期。

其间或以画法入,地怪天惊徒容仪。或谓明清乱古法,此论迂腐若梦痴。

笔法随时相变出,各从造化参真谛。时移事易遭遇别,性情矩矱度所施。

书外学书源流阔,字中求字不可医。时人若解此中妙,大道如天各骋驰。

癸酉上巳旧都同人禊集于北海画舫斋散释书来代拈得当字

辽弃燕且捐,千里失亭障。偷安昵江左,拱手久甘让。

北民果何辜,浸为薧鲜样。可怜芜城人,不忘小海唱。

终思祓不祥,截韵远相贶。宁知白门客,钳钬乃自放。

朔氛故非恶,裂土委骄将。隳师反言功,举世勇交诳。

责民须效死,顾首迁宝藏。近闻辱国竖,席捲趁溟涨。

淫昏黩苍天,十死不足谅。更哀度辽者,高语霸与王。

胡运本不常,报汉焉得当。吾侪坐知书,诗书为我圹。

其亡事已必,何暇侈微尚。液池拥万柳,西山耸千嶂。

临风追昔游,俛颈但悽怆。

读《山海经》《天问》辛亥

幽墟空似羽渊深,岂有黄熊怕地沉。睡带婴儿梦中笑,醒怀烈士暮年心。

弯弓九见落乌羽,弃杖还闻化邓林。谁恨西山衔木石,海流东退日骎骎。

扫花游 寒食,用清真韵

冷烟社日,又梦里清明,雁归南楚。柳条细缕。记燕山绣陌,纸鸢晴舞。

巷口饧箫,送老临安夜雨。醉春去,指一色酒家,红杏花处。

城外知里许。叹墓草萋萋,百年归路。翠蒿荐俎。听啼鹃唤客,泪沾衣素。

杏酪催人,那识家乡更苦。暗延伫。闰花朝、锦城钟鼓。

移居

聊凭梵宇作行窝,一榻依然万卷罗。深巷故人通屐少,小楼明月得秋多。

避兵赁屋堪容膝,借竹遮檐当补萝。慧剑破除烦恼去,高情只许契维摩。

冬夜

从来弋日乏长弓,残夜桐荫卧蠹虫。瓦冷仙人飘缈语:牛郎新徙银河东。

自题墨梅册八首 其五

墨云似幄正愁吾,懒写寒梅意已疏。试问灯前玄赏子,披图见有玉轮无。

次韵黄苗子兄题聂绀弩三草集

"口里淡出鸟",昂然万劫身。

飞来天外句,刬却世间文。

眼比冰川冷,心逾炭火春。

娲皇造才气,可妒不平均。

送蓬仙兄返里有感

同侪争疾走,君独著先鞭。

作嫁怜侬拙,急流让尔贤。

群鸦恋晚树,孤雁入寥天。

惟有交游旧,临歧意怅然。

菩萨蛮 其四

情深不惜明珰解。泪珠还沁鲛绡在。云袅翠翘低。

沈沈蕙思迷。

画桥秋色浅,落叶重门掩。别久倍思量。锦衾初夜长。

蝶恋花

若使他生真个有。拚却今生,情与秋俱瘦。月影笼纱霜拂袖。

红闺此夜凉初透。

最是闻歌兼中酒。镜里芙蓉,一霎容消受。昙誓深深天听否。

绸缪洛浦神归后。

浣溪沙 其二

才启朱樱转自缄。柔肠似结解应难。感郎情重畏郎憨。

也解避嫌防后悔,时将薄怒掩深惭。此时轻别阿谁甘。

南歌子 其四 闺情

䰀鬌花安髻,玲珑镜织衣。春暖蝶双飞。才醒还复睡、下罗帷。

南歌子 其三 闺情

豆荚长萦荻,桐花未燥枝。龙笛月中吹。就中阿那意、许侬知。

春日偶成

极目青郊外,

烟霾布正浓。

中原方逐鹿,

博浪踵相踪。

送蓬仙兄返里有感

东风催异客,南浦唱骊歌。

转眼人千里,消魂梦一柯。

星离成恨事,云散奈愁何。

欣喜前尘影,因缘文字多。

春日偶成

樱花红陌上,

柳叶绿池边。

燕子声声里,

相思又一年。

点绛唇 其一 望月

无著秋光,依空谁住山河影。灵怀修迥,祇有仙娥靓。

太乙朝回,玉露晨霄警。斋宫请,疏麻折尽,万岁千秋肯。

玉楼春 其一

南来北去经行惯。历历关河长在眼。仙山无树鹤书稀,沧海生波龙穴浅。

袖中剩有阴符卷。醉里不辞游侠传。借如李令拥旌旗,何似顾荣摇羽扇。

送蓬仙兄返里有感 其三

同侪争疾走,君独著先鞭。作嫁怜侬拙,急流让尔贤。

群鸦恋晚树,孤雁入寥天。惟有交游旧,临歧意怅然。

 41 42 43 44 45 46 
©小牛网 皖ICP备2024062576号 反 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