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焚草
焚草
词语解释
焚草[ fén cǎo ]
⒈ 焚烧茅草。
⒉ 烧掉奏稿,以示谨密。
⒊ 据《隋书·宇文化及传》载宇文化及等发动兵变时,司马德戡曾集兵城内举火与城外相应,隋炀帝闻声问是何事,裴虔通伪称:“草坊被焚,外人救火,故喧嚣耳。”炀帝信以为真,未加提防,遂被杀。史称此次兵变为“焚草之变”。
引证解释
⒈ 焚烧茅草。
引唐 李华 《衢州龙兴寺故律师体公碑》:“焚草为香,採花为供。”
⒉ 烧掉奏稿,以示谨密。
引《宋书·谢弘微传》:“﹝ 弘微 ﹞每有献替及论时事,必手书焚草,人莫之知。”
⒊ 炀帝 信以为真,未加提防,遂被杀。史称此次兵变为“焚草之变”。
引据《隋书·宇文化及传》载 宇文化及 等发动兵变时, 司马德戡 曾集兵城内举火与城外相应, 隋炀帝 闻声问是何事, 裴虔通 伪称:“草坊被焚,外人救火,故喧嚣耳。”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十一篇:“宇文化及 将谋乱,因请放官奴分直上下,詔许之,‘是有焚草之变’。”
国语辞典
焚草[ fén cǎo ]
⒈ 章奏缮就,焚去草稿。古名臣以示谨密。
引《南史·卷二〇·谢弘微传》:「每献替及陈事,必手书,焚草,人莫之知。」
⒉ 烧草。
引唐·李华〈衢州龙兴寺故律师体公碑〉:「焚草为香,采花为供,年十有五,琼章鹤姿。」
相关词语
- qióng cǎo琼草
- xuē cǎo chú gēn削草除根
- cǎo zhuó草酌
- jiě xià cǎo解夏草
- guǎ cǎo寡草
- yáo xiāng cǎo遥香草
- cǎo diàn zǐ草垫子
- fēng chí cǎo mǐ风驰草靡
- fēng xiàng cǎo yǎn风向草偃
- jiù fén tóu xīn救焚投薪
- yì jué cǎo益决草
- jié lǜ cǎo劫律草
- xián huā yě cǎo闲花野草
- cǎo dòu kòu草豆蔻
- qiū cǎo rén qíng秋草人情
- zhú jī cǎo竹鸡草
- fēng xíng cǎo mí风行草靡
- cǎo zhá草札
- fén hé焚和
- cǎo shuài shōu bīng草率收兵
- lìng cǎo令草
- sān lài cǎo三赖草
- shì jiǎn cǎo誓俭草
- fén lín ér shòu焚林而狩
- fāng cǎo tiān yá芳草天涯
- ráng cǎo蘘草
- huáng guàn cǎo lǚ黄冠草履
- fén tú焚屠
- pí cǎo háng皮草行
- lěng miàn cǎo冷面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