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荡子
荡子
词语解释
荡子[ dàng zǐ ]
⒈ 指辞家远出、羁旅忘返的男子。
⒉ 浪荡子。谓游手好闲,不务正业或败坏家业的人。
引证解释
⒈ 指辞家远出、羁旅忘返的男子。
引《文选·古诗<青青河畔草>》:“荡子行不归,空牀难独守。”
李善 注:“《列子》曰:有人去乡土游於四方而不归者,世谓之为狂荡之人也。”
唐 杜甫 《冬晚送长孙渐舍人归州》诗:“参卿休坐幄,荡子不还乡。”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赵五娘忆夫》:“君身岂荡子,妾非荡子妇。”
严复 《出都留别林纾》诗:“可怜一卷《茶花女》,断尽 支那 荡子肠。”
⒉ 浪荡子。谓游手好闲,不务正业或败坏家业的人。
引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章阿端》:“妾 章氏,小字 阿端,误适荡子,刚愎不仁,横加折辱。”
清 周在浚 《行述》:“女, 吴兴 人,北里 朱某 计购之渡 江,逼与荡子夜合,女弗从。”
巴金 《沉默集·丹东的悲哀》:“他说那些喝酒赌钱吃得饱饱贪图淫乐的荡子,是共和国的大敌。”
国语辞典
荡子[ dàng zǐ ]
⒈ 游子。指远行不归,流荡忘返的人。唐·杜甫〈冬晚送长孙渐舍人归州〉诗:「参卿休坐幄,荡子不还乡。」也作「宕子」。
引《文选·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
近浪子
相关词语
- làng zǐ zǎi xiàng浪子宰相
- hù jiē jūn zǐ护阶君子
- bù xiào zhī zǐ不孝之子
- wú wéi zǐ无为子
- jiǎng pán zǐ讲盘子
- dǎ zuì yǎn zǐ打醉眼子
- hēi xiá zǐ黑匣子
- yíng zǐ营子
- bǎn dàng版荡
- hùn yíng zǐ混营子
- gù jiā zǐ dì故家子弟
- huò dàng豁荡
- chī yí zǐ鸱彝子
- fēi zǐ yuán妃子园
- miàn zǐ qíng ér面子情儿
- qiú zǐ jú球子菊
- zéi gǔ zǐ贼牯子
- jīn wú zǐ金吾子
- máo ér xì zǐ髦儿戏子
- dāo zǐ bǎ刀子靶
- dīng niáng zǐ丁娘子
- bǎi zǐ hù柏子户
- bái lú zǐ白炉子
- dì zǐ hái ér弟子孩儿
- bā jūn zǐ八君子
- xiǎo huì zǐ小会子
- qiè tiáo zi怯条子
- kè sī qián zǐ克丝钳子
- liǔ má zǐ柳麻子
- fù xī zǐ hé父析子荷